智聯安全生態,政技協同破局 :新再靈科技以"物聯網 AI"雙輪驅動行業綠色可持續轉型!
2025年9月,中國電梯協會在黃山市舉辦的電梯質量、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,將行業目光聚焦于當前面臨的核心挑戰:截至今年8月,我國在用電梯數量達1200萬臺,其中,使用超過15年的電梯數量已達115萬臺。當前電梯行業正面臨新電梯質量下滑、在用維保不到位、老舊電梯故障率高、安全事故頻發、惡性競爭加劇等多重困境。

這場研討會不僅揭示了行業痛點,更指明了政策驅動與技術創新的破局方向。作為電梯安全領域的創新者,新再靈科技正以“物聯網+AI技術”重構電梯安全生態,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電梯行業四大核心痛點
1
質量危機:新梯性能縮水與老舊設備隱患疊加
行業“內卷式”競爭導致部分企業壓縮成本,新梯質量參差不齊,故障率攀升。與此同時,115萬臺服役超15年的老舊電梯成為“定時炸彈”,其機械磨損、部件老化問題直接威脅乘客安全。2025年1-8月全國電梯事故達20起,其中因設備老化導致的故障占比超60%。
2
維保亂象:低效作業與資源浪費并存
傳統維保依賴人工巡檢,流程不規范、記錄造假、應急響應遲緩等問題突出。部分企業為壓縮成本減少維保頻次,導致“以修代保”現象普遍,不僅增加設備停機風險,更造成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。資料顯示,中國電梯行業已步入“后市場主導”時代,行業內“內卷式”競爭愈發激烈,這不僅影響了產品質量,也導致了維保服務質量的下降。

3
安全短板:操作不規范與救援滯后


老舊電梯普遍缺乏智能預警與主動發現故障的能力。這意味著從故障發生的那一刻起,整個救援鏈條就始于最原始的人工報警。然而,正是這一環節,常因轎廂信號差、緊急按鈕失效等客觀問題而徹底阻塞,導致后續救援流程無法啟動,造成層層延遲,最終錯失了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。
4
環保壓力:暴力拆除與資源浪費
電梯移除過程中,暴力拆解導致可回收部件損毀,廢舊金屬、線路板等未分類處理,既造成資源浪費,又加劇環境污染。
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
政府治理與行業轉型
面對行業亂象,政策端與市場端同步發力,推動電梯后市場規范化發展:
1、政策治理:從“被動監管”到“主動預防”
· 法規標準升級:市場監管總局重新啟動編制《電梯安全技術規程》,強化全生命周期管理,明確制造、安裝、維保、更新各環節責任。
· 老舊電梯改造:通過財政補貼、稅收優惠等措施,推動15年以上電梯更新改造,要求新裝電梯配備物聯網監測模塊。

· 缺陷召回制度:建立電梯產品缺陷追溯機制,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型號實施強制召回,倒逼企業提升質量。
2、市場轉型:從“制造驅動”到“服務主導”
電梯后市場業務量激增,維保、更新、舊改等服務收入占比超60%。企業紛紛布局智能維保、預測性維護等高附加值領域,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服務效率與客戶粘性。
新再靈科技
以技術賦能電梯安全全鏈條
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下,新再靈科技通過“物聯網+AI技術”構建電梯生態安全,破解行業痛點:
智能監管:從“人工巡檢”到“實時預警”
云梯系統通過傳感器與AI算法,實時監測電梯運行狀態,提前預警潛在故障。

無紙化維保:從“流程造假”到“科學管理”
推出云梯維小保平臺,實現維保任務線上派發、過程視頻記錄、數據云端存儲。維保人員通過手機APP完成標準化作業,系統自動生成合規報告,杜絕“紙面維保”亂象。目前該平臺已在全國多個城市落地并投入使用。

應急救援:從“人工報修”到“秒級響應”
當電梯發生困人故障時,云梯系統自動觸發告警機制,同步推送信息至物業監控平臺及維保人員APP;遇緊急情況可一鍵直連消防指揮中心,實現救援資源秒級調度。同時,系統通過AI語音模塊自動播放安撫指令,有效平復乘客焦慮情緒。據實測數據,安裝云梯設備的電梯救援響應效率大幅提升,平均耗時從15分鐘縮短至8分鐘,為生命救援爭取關鍵時間窗口。

點擊圖片,直擊8分鐘救援全記錄
·END·
電梯后市場時代的競爭,本質是技術能力與服務效率的競爭。新再靈科技通過物聯網與AI技術,不僅解決了質量、安全、環保等痛點,更推動了行業從“規模擴張”向“價值創造”轉型。隨著《電梯安全技術規程》的落地與老舊電梯改造的推進,智能監管、無紙化維保、綠色拆解將成為行業標配。
在這場變革中,新再靈科技將繼續以創新為驅動,攜手政府、企業與用戶,共同構建安全、高效、綠色的電梯生態,為中國電梯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。